top of page
2-4.jpg

見證集_

*圖為1990年第一個拼湊回收的音響設備

會友見證
會友見證
​牧師師母
​牧師師母
聖經
友堂祝賀
聖經
​友堂祝賀
盧琦文師母

從《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一書,反思在生命堂的事奉

已更新:2020年12月1日



前言:

  1990年發生了三件事情,影響了我個人人生的規劃:一是我一月結婚、二是九月我和先生一起唸神學院、三是我所服事及事奉的教會──宣道會生命堂,開始了。


故事:

  在《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書中一開始導論提到牧職不是職業(profession),而是召命(vocation)。對我們而言,的確是回應上帝清楚的呼召,但是在生命堂的開始,卻不是母堂植堂計畫之下產生的拓植工作,而是當年母堂牧師單向的滿腔熱血,帶著神學生夫婦以及四位年輕的姊妹,共六人,尋找支持資源,稱之福音移民,反過來和執事們多次希望尋求共識要植堂,但因理念不合,加上沒有充分溝通或教導,因此在執事會起了極大的衝突,結果是母堂牧師憤而離職、離開家也離開教會甚至離開神,從一個牧職角色,轉換成為浪子。這樣戲劇性的結果,讓正在讀神學院的我們,在完全沒有什麼植堂策略、計畫與異象或負擔,更別談牧養經驗養成之下,直接擔任這教會的負責人,所有的從零開始摸索,甚至有許多傷痕裂口待修復。


  生命堂就在一個負向關係與備感孤寂的狀況之下,從這六個人開始了福音工作,我們夫婦週間在神學院唸書,週五從神學院回到教會,從打掃到安排帶領聚會,樣樣自己來,因生命堂開堂堂址是一位愛主的長老會的長老免費提供場地,加上母堂在我們唸神學時已經規劃給實習費,且逐年遞減,其餘的就是讓我們自立自強,靠主恩典。


  在神學院時期,院長知道我們的情況,便幫助其他四位姊妹到神學院裝備延伸制課程,讓他們在屬靈生命上裝備以及成長、差派短宣隊做福音預工,在讀神學期間,也因為身分角色特殊,我們四年都在生命堂實習,畢業也順理繼續留在生命堂到直今。


  書中作者在導論中提到:牧職是上帝的行動,這神聖主觀的授權,一再是牧者堅持下去的關鍵,但牧職同時也是教會的行動,按立是上帝透過教會賜下,為教會賜下恩賜,讓教會可以成為世界的上帝的教會,因此,牧者就是以與眾不同的方式,跟教會這個在基督裡的信仰群體聯繫,牧者的召命雖是艱難的,卻也正因呼召的是主,回應的也是那一位呼召的主,因此就算艱難,仍願意堅持下去。


  畢業那年,免費提供聚會場地的長老,愛心的請我們尋找更好的地方發展福音工作,因此,生命堂四年後(1995年)搬到一處位於大馬路旁,有車潮沒有人潮的地方租屋作為聚會點,這對於傳福音有很大的困難度,教會場地雖然變大了,人數卻沒有增長太多,租了三年之後,牧師覺得一直在付租金,不如用買的,於是在1997年買了附近興平路巷子內的社區三樓作為堂址,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小巷弄內的三樓,對傳福音非常受限制,在台灣信主比例不高,對於陌生的樓層上的陌生教會,有莫名恐懼,再加上宣道會在台灣屬於聯會,登記在內政部,許多行政雖各自教會可獨立作業,但是也有其不便,也因為如此,在2004年,我們在同一社區一樓另外租了一個活動中心,並在地方政府申請了協會做社區工作,成為福音的橋樑,教會雖然因著不同緣故搬遷,卻在每一次的搬遷過程中,也流失了一些人,所以整體成長是緩慢的波動,容後續以階段性來看教會發展狀況。


  牧會最嚴峻的場景,不是會友所遇見的難處無法處理;不是牧師因身體軟弱緣故,多次因重大手術,進出醫院;也不是教會經濟層面供給的短缺的問題,最嚴峻的難處是教會被迫搬離,同時在教會之間所產生巨大意見的分歧致分裂。


  這事發生在2010年,十年前教會在社區一樓租用作協會的活動中心,我們建立鄰里關係,房東先生欣賞並肯定教會所做的,但是當他知道自己九十歲的媽媽信了主,在傳統信仰及濃厚的客家家族中,產生了極大的反彈,除了房東不能接受自己的母親信耶穌受洗的事實,並以惡意而不理性的的態度要我們提早搬離開社區,我們在愛鄰舍情況下,面對房東不理性的辱罵、摔物品等行動以及租屋約期未到就要片面毀約的情況,皆以善意回應,無條件接受,並願意提早搬離社區中心。


  回到教會中真實場景是:必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將社區中心搬遷,同一時在附近的靈糧堂因發展擴大,買了一塊地做為教會用,所以想要將舊址賣給我們,但是生命堂剛剛才將位於社區三樓堂址還款還完,累計建堂基金僅剩十萬存款,要買開價一千萬的房子,簡直需要強迫上帝大顯神蹟,因此教會內對於搬遷產生意見上的分歧: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再尋求合適堂址發展、有人認為務實地等待存夠錢或者會友數擴充,甚至多堂崇拜容不下的情況再談新堂,雙方意見都有理據,卻也因意見相左而造成整個教會氣氛詭譎。


  曾經有一段非常困難的事奉,竟然是書中第五章談到的:「牧者就是聖經詮釋者:由上帝話語創造的子民」,非常反諷地必需站在講台面對會眾,談到合一與彼此相愛,回報卻是更多疑惑的眼光與意念。


  如盧雲所著「負傷的治療者」所描述,痛苦或受傷的經歷,往往使人受挫、感到厭煩、不想面對,負面情緒就這這樣湧現心間,而牧者面對外界房東家族的壓力,內部多次會議討論未果以及會友意見分歧造成分門派別,如排山倒海的壓力可想而知有多大,再加上牧師早期讀神學院期間因癌症做化療,雖後來得到控制,又因水腦症在腦部做引流管手術,暈倒、沾黏、更新、重換管等前前後後共住院手術不下十次,同時間面對教會未來的走向,大家一方面仍然希望牧者給予清楚方向,另一方面卻有很多自己的意見希望教會採納。

  最後在教會會友代表大會不記名投票結果,僅以超過半數的票數,決定搬遷新址,就這樣,生命堂決定於2011年購新堂,9月我們帶著僅剩戶頭十萬元新台幣以及29位會友,買了一千萬加上裝修共一千四百五十萬的會堂,重新開始福音工作,感謝主的是在短短三個月,透過友堂以及姊妹無息借款,完成這極艱難的使命。

  回想生命堂的開始,母堂主任牧師因理念領受不同而離開,留下許多需要修補的傷痕,我們決定繼續堅守牧職,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不輕易談離開。來到新的地方,我們努力傳福音也努力奉獻,於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將所有款項還完,會友也從原來的29名,到現在約100人,也因為場地再度顯得不夠而另外擴展場地做兒童事工,在七年間我們努力傳福音,也嘗試從書中三方面來檢討審視搬到新堂這七年當中的調整改變以及將來的牧養原則計畫。


  簡略從搬遷作為一個時期看生命堂階段性來教會發展:


  1.新生路時期:1990~1994,免費使用場地,神學生同時是傳道人,一邊讀書、一邊牧會,教會從6人開始,並且從野外兒童主日學做起,會友也是牧師雙方家庭的家人支持開始,能做的關懷以及拓展有限,但是大家都同心合意,一切從頭開始學習。


  2.環北路時期:1995~1997,場地變大,傳道人夫婦也畢業了,全心全時間在教會,推展事工以及建造教會,但是教會經濟壓力變大,除了傳道薪資、還有過去所沒有的房租壓力,再加上隔壁是特種營業,常出現特種人物進出以及警察巡邏,福音朋友極少能留下,當時也因為房租經濟壓力,分租給伊甸基金會給社福團體運用,因而也接觸一些身障朋友,帶領他們的團契,也開始接觸雙福體系(福利和福音),兼顧肢體障礙者福音工作,此期因為會友以及有很多同年紀孩子,開辦很多兒童主日學相關教材教法,以及希望透過成人主日學課程幫助會友靈命進深,但成效不佳。


3.興平路時期:1997~2012,擁有自己的會堂,卻因位處社區三樓,進出不容易,也不方便殘友出入,再加上每一次搬遷都帶來一些會友的震盪,過了幾年深感傳福音的困難,卻仍然努力建造信徒,裝備會友外出訓練,以及當時會努力參加一些特會,以彌補感覺教會提供屬靈的不足,或當時主流教會界所帶領的風潮,深深影響生命堂,看見教會界一直不停地引領新的模式,目的都希望教會增長、人數增長、奉獻增長,而生 命堂外出參加特會的弟兄姊妹回頭看自己教會沒有增長,因此也離開不少人。同時在此期15年之間,才勉強還完僅僅450萬的建堂還款。


4.宣愛協會開始:2004~今,因為教會地處社區三樓,傳福音感覺困難,再加上上述教會界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和衝擊,決定搭建一個傳福音平台,於是在地方政府申請了社區關懷協會,決定透過社區協會事工,開拓一個可以接觸社區的管道。當時最常做的就是社區跳蚤市場,以及到每一個不容易進去的社區辦各別的「聖誕PARTY」,每一年在12~14個不同社區做同一套聖誕活動,廣受好評,但是在熱烈受歡迎同時,社區意識強,他們歡迎教會去社去辦屬於他們社區的活動,卻無法傳福音以及將人帶到教會,甚至幾年之後.社區活動拿掉聖誕故事,自己舉辦少了耶穌誕生訊息的聖誕活動。我們另一個致力的兒童事工是兒童夏令營,這段時間有許多國外的短宣隊,這也成為之後教會的發展模式之一。另外一個發展,就是在協會底下,另外成立「社區關懷據點」,做社區長者工作,成為一長者事工的基礎。


5.延平路開始:2012~今,來到比原本興平路大上2~3倍的場地,開始禱告我們少少的人數,可以做什麼?優勢是在公車站靠站的大馬路邊,國小就在旁邊,為了不浪費現有空間的概念,因而展開了兒童弱勢課後照顧,從頭開始摸索,至今七年,從一開始需要去拜訪輔導室,詢問有需要協助的個案學生,來的孩子除了身份別之外,還有孩子本身的問題需要解決面對,而且除了學期中,我們暑假也為這群孩子開設夏令營會,不是短短數天或一週,最高紀錄我們在暑期辦五週的每一個整天,設計R.P.G線上遊戲讓他們樂在其中,也因為這群孩子慢慢長大,另外在週六為陪讀班孩子成立團契。而透過宣愛越來越成熟的運作,開了社區的編織班以及「長者旺得福」等等,慢慢地教會人數漸漸增多,小組團契也增加,並且在七年間,我們將建堂還款1450萬全數還完,也應應發展,另外再租借樓上一半的物業,發展兒童事工。目前平均聚會人數約百人。


  人數增長的教會不一定是健康的教會,但是健康教會人數一定會成長,人數只不過是一個指標,還有很多的衡量方式,例如以施瓦茨 C.A. Schwarz提出八種面向健康教會:令信徒得力的領導方式、以恩賜為本的事奉方式、充滿熱忱的靈性表現、功能結全的結構、激勵人心的崇拜、全面兼顧的細胞小組、以需要為本的佈道事工、會眾相親相愛的關係,這八種面向可以成為一個健康教會的指標。


  書中談到牧者特質以及反觀生命堂至今的發展,並透過這些特質有個好的發展計劃,從「牧者品格、領袖以及牧職中恆定不移的特質」、「透過教師塑模過程」、「以佈道以及帶頭宣教」這三方面來看生命堂發展及展望。


1. 「牧者品格、領袖以及牧職中恆定不移的特質」看生命堂發展與展望:

  如課堂中提及,「作為一個領袖,你是甚麼樣的人,就吸引甚麼樣的人,而不是吸引你想要的人。如果神呼召你來事奉,你的個性與能力也必定是計畫的一部份。你是借著神給你的個性來服事。」


  領袖,牧者成為一個很關鍵的角色,生命堂比較特別的是從第一年開始到現在向三十年邁進都是同一位牧者,教牧的召命本質就要求牧者必須具備一些德行,所以我將它放在第一點來討論,因為牧職除了從事探訪、說話、鑽研、祈禱、主持各式活動之外,需要掌握一系列身心以及情緒的技能,而牧職也需要在群體中的關係裡合作以建立基督的身體,在本書插曲「牧職中的失敗」中舉了許多例子,在牧養過程中都經歷過,也曾經因為一些事情的發生,反思除了忠心,是否也有能力上的缺乏?甚至想要離開過。


  要成為有生命力的上帝的僕人,充滿活力、滿有愛心、激勵人心,但是能維持的卻是思想上帝的呼召以及恆定不移的紀律操練,牧者需要看見的是即使眼前成果和回報不是我們所期待、無論環境是逆境是順境,能夠堅持在牧職崗位中,是確信上帝的臨在以及回應的是上帝呼召的使命,並且在每一個場景中,見證那位復活大能主,再一次調整眼光在主身上,這需要操練,因為太容易被所處的境遇影響了我們的情緒,這成為我們在生命堂最大的提醒:成為牧職,謹慎品格,定睛主!


2. 「透過教師塑模過程」看生命堂發展與展望:

  特土良說:「門徒是建立出來的,而不是生出來的。」

  如何訓練門徒,而不單是聚會的信徒,神學家林貝克認為:宗教塑造我們的異象,我們藉著一套符號、記號和象徵所薰陶,並藉著深化培育,孕育某些經驗,在教會中,將信仰展示為一套需要培育以及培養的習慣,這種深化培育和塑模的首要場景就是教會的集體崇拜,透過崇拜用信仰象徵塑模我們的信仰,而這些轉化式的教導,可以陶塑出門徒,從崇拜場景就可以塑模一個教會的門徒,不單只是開一堂主日學知識課程的教導。



  宣道會本身有一個很好的屬靈傳統,透過四重福音傳達一個核心信仰,焦點都放在耶穌的身上,這四重福音即:耶穌是拯救之主(十字架)-(Christ our Savior)、耶穌是醫治之主(油瓶)-(Christ our Healer)、耶穌是成聖之主(洗濯盆)-(Christ our Healer)、耶穌是再來之主(冠冕)-(Christ our Coming King)。


  生命堂過去使用了五年的時間,在講台上以這四重福音作為講台信息焦點,第一年蓋括的談論四重福音,從第二年到第五年,每一年以一個四重福音作為年度目標,然後一季以小標為主要講台信息方向,透過講道傳遞宣道會的使命負擔。


  例如:2019年主題:聖潔年──年度目標

聖潔生命的源頭 2.聖潔生命的內涵 3.聖潔生活的操練 4.聖潔生活的見證

  另外兩項屬靈資產,已經成為宣道會的DNA,即:靈命進深(Deeper Life)、使命承擔(Missions),靈命進深是我們靈命成長的「內在標記」,使命承擔是我們靈命成長的「外顯標記」,成為教會群體「接受基督召命、體認愛心實在」的途徑,也成為體現為一位宣道人的模式,所以除了講台信息,也透過教會開設的查經班、信仰造就班以及團契與小組的推動,幫助會友在靈命上與主連結,而實際行動即推動短宣以及對海外宣教地區以及宣教士的支持與代禱、行動,讓會友參與在大使命的「使命承擔」中。


  展望未來生命堂仍然以此為根基,不是盲從於所有特會或追求於靈恩活動,而是更新和重溫在此宗派中所擁有的屬靈寶貴資產。


3. 「以佈道以及帶頭宣教」看生命堂發展與展望:

  文中作者說:「我們必須誠實面對因悔改而不得不蒙受顛頗、崎嶇、突發、

  攻擊,牧者不但要籌算如何循序漸進的塑模基督徒的門徒。」像是保羅的悔改並不是故事的終結一樣,而是顛覆了第一世界的世界觀,基督徒這個獨特的群體要重新建構這個世界,因此宣教領導(MISSION Leadership)應該是牧者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也要成為教會的重要的制度,也提出宣教學者,沃爾斯(Andrew Waiis)和羅斯(Cathy Ross)列出宣教五記號:


 1.)宣講國度好消息

2.)教導、施洗和培育初信者

3.)以愛的服事回應人的需要

4.)企圖轉化不公義的社會結構

5.)努力維護受造世界的整全性、維持更新地上生命


  這不單是一個指標,也是一個挑戰與契機,將牧者刻劃為宣教士領袖,對牧者思考牧養工作有激勵作用,在書中提及博登(Paul Borden)對牧者有兩種會眾的詮釋:「維繫型會眾的領袖」與「宣教型會眾的領袖」,兩者有很大的差別,一個似乎在面對滿足消費群體,另一個是因著牧者分享異象而有的生產力群體。

 過去在生命堂將近二十多年的時間,我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維繫型會眾的領袖角色,隨時戰戰兢兢避免教會起衝突、設法管理好教會大大小小的雜碎事務、像救火員一般處理會友家中以及會友之間的反覆問題、擔心會友因為任何景況而離開教會,看見教會財務狀況、看見教會人數起伏,想辦法解決或維護這些僅存的景況,所以看到的都是問題與困難,很努力尋求突破,卻礙於不知道應該如何突破已經僵化的生態。



  搬到新堂,成為一個契機,透過上述塑模會友在宣道會核心信仰中,也因著在新堂當中有許多福音工作的拓展,也增加一些新的慕道友,受洗、栽培成為會友以及裝備成為門徒,牧者學習成為轉化式領導,不單是被會眾共同期望所困,而是號召會友有更遠的目標,不僅是教會內部的成長,更多鼓勵教會投入宣教行列。


  華傳資深宣教導師(Senior Mission Mentor)林安國牧師認為教會必須要健康的被建立,要「五線增長」,包括:人數增長、容量增長、質數增長、延伸增長、跨越增長。認為教會要有50%在栽培會眾與主關係,以及敬拜等,另外25%在延伸增長(指社區工作、慈善行動等)、25%在跨越增長(跨文化及植堂)。


生命堂因為宣愛社區的工作的推展,週一到週五每一天都有兒童陪讀班在進行,甚至延伸做暑期陪讀班以及面對這群孩子成長到國中也想繼續來,因而為他們設立了國中陪讀班,漸漸這群國中生信主,組織了周六的少年團契,另外每週一天開設社區婦女編織班以及長者旺得福俱樂部,接觸社區中的長輩,這些陪孩子多走一哩路或社區事工對長輩以及婦女的關懷以及幫助,成為教會延伸的增長,另外做跨越增長的部分,教會在暑假期間除了長達三到五週的兒童陪讀班之外,暑假有三個短宣隊,一個在台灣,由年輕人帶隊,帶著成立兩年的少年人一起到台灣需要的地方服事,另一個是年輕人到海外去短宣,關心海外宣教士以及宣道會服事的宣教地區,另外,牧師也在海外駐點三週時間在宣教地宣教,以回應在宣教大使命行列。


   生命堂開始在做延伸以及跨越的行動,教會硬體部分也已經完成,沒有建堂還款的壓力,目前也再度拓展場地的發展,展望未來,需要做的是植堂或更加強在跨文化的宣教上。


  「生命影響生命,你最能接觸的人,是與你有共同點的人。」一個教會的場景,一群會友的群體相交,一個堅定不輕易更改的堅持與回應的呼召,造就今天仍在往前邁進的有機生命體,從第一天直到如今,竟然已經走過三十年了,縱觀過去上帝呼召揀選成為牧職,不管經過多少事件與人事變遷,回到原點,原來回應的是上帝的呼召。





528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1 Comment


楊詠愛
楊詠愛
Nov 22, 2020

<3

Like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盧幸男弟兄

吳瑞瓊姊妹

許詩穎姊妹

蘇文凌姊妹

涂雅倩姊妹

陳怡君姊妹

盧羅春蘭姊妹

范淑好弟兄

楊連信弟兄

許維斌弟兄

史維慈姊妹

許時諭弟兄

賴雅玲姊妹

  • Black Facebook Icon
  • 黑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